您当前的位置:坤德居 > 资讯 > 名家访谈

丁祖昱:2020年房地产10大预测

来源:网络 编辑:yangyan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04日

演讲人:易居集团总裁 丁祖昱

地点:上海静安体育馆


2019年最后一天,上海静安体育馆,人山人海、4000多人齐聚。国内地产人一年一度的盛会,丁祖昱评楼市发布会盛大开启。老潘受邀现场聆听,也择现场3小时核心观点进行分享。



3小时多的演讲,核心分为四大部分。对2019年房地产的总结盘点;对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的变化总结;对未来10年房地产产周期的展望‘;以及对2020年房地产的10大预测。


part 1 :2019年中国房地产的核心总结


1,2019年今年销售额会超过16万亿。


2019年土地成交面积先起后落,商品房成交面积也是经历了春夏秋冬趋势向下,而二手房也是先起后落……三大关键数据都显示,2020年之后行业下行压力较大。


2,2019年“地王”不太贵,单价上来说TOP10强的单价都没有突破7万\平米,对比过去1、2年,上海土地拍卖超过10万\平米。


3,面积看重庆,金额看上海。


重庆成交面积第一,但成交量下滑,

上海成交金额上升了20%,厦门北京成交涨了60%。

北京成交上涨有60%原因是因为双限房,限价房,真正市场化的房子也就成交了30%。


4,深圳的房价真的没涨吗?答案是未必。


广州的销售均价涨了20%,以前房价和装修价格是分开的,现在是合并在一起了。所以上涨了20%。


5,销售均价,涨幅榜而言长三角占一半。


倒挂是短期机会,但目前一二手房价倒挂将全面收窄。

苏州、上海新房与二手房比0.79,目前很多城市倒挂项目数量正在减少。

成都有5个城市新房相当于周边二手房73折扣。


6,顶豪北京占比全国半壁江山,很多也还是前年网签转移到2019年的,20万\平米的全国16套。上海6个。


目前中国顶豪产品数量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毕竟中国顶豪阶层数量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厚。


7,百亿神盘10个创新高。比如济南,重庆、昆明的融创文旅盘三个都超过100亿。


8,二手房崛起,上海、厦门的成交量比新房成交量超过了2倍。


9,全年二手房价格涨不动,基本都是跌多涨少,2019年各大城市二手房房价下降压力很大。


10,2019年房地产产品成交结构中,刚需仍然主导,改善需求有提升。


11,2019年百强房企增长失速。因为从2016年开始就在50%,而今年是6.5%左右。


从去年到今年是跳水式的失速。


如果百强增速回归到10%以下,那么这个房地产行业的增长还是很不乐观的。


12,投资日益谨慎,9月开始踩刹车。拿地整体回归二线,二线供应土地非常有限。


去年二线拿地占比38%,今年二线占比超过45%。


13,2019年上半年拿钱,下半年没钱。


整个融资额从上半年4600亿大幅降到2800亿左右。今年房企整体资金压力巨大。


14,百强房企开始清算重组。


2018年破产文书申请458个,而2019年破产申请文书上涨到520个。


今天清算重组赶早不赶晚。因为早一点还能清算一定的价值,晚了可能会面临非常被动的局面。


15,单盘产能下降,竞争加剧。典型房企在售数量开始增加,单盘产能从过去2016年10亿降低到如今的5.9亿。


16,房地产营销2019年常规手段失效,卖房就是靠渠道。


目前2019年渠道占比50%。而且渠道佣金大于2.5%,甚至超过10%,不满归不满,年末去化档口还得靠渠道带客。


17,三房四房面积取消,现在三房越做越小,四房的面积也在去下滑,四房持续增多,95后开始买豪宅。95后上海购买千万以上豪宅的占比11.7%。


18,2019年房企产品户型创新是非常有限。比如可变户型、极小户型的出现。270度广角边厅,方厅都是微微改善,产品开始关注场景,从改造场景到制造场景转变。


19,要注意,租赁市场一线城市是核心之核心。


一线租金贵3倍,北京的租金坪效是重庆、合肥的4倍。

北京的套均租金是重庆合肥等城市的4倍。

而北京上海市场规模长沙合肥的20倍。所以租赁市场一线城市是核心之核心。


另外今天租赁都不愿意去远郊。上海在中心区域的租赁大约占据了68%。所以长租公寓一定要聚焦中心区域和地段。


20,长租公寓估值回归起点。从起步期的10到泡沫期的30到如今冷却期的低于10。


21,商办物业北上深同时出现租金、出租率双降,这是值得政府和市场警惕的,压力的确非常大。其实住宅刚刚感受到凉意,那么商业则是寒意。商办销售市场同样萎缩。目前全国大宗资产交易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而上海大宗资产交易基本占据全国的高达50%。


22,物业股表现超出大家预期。


今年物业股平均上涨了56%,最高一家物业股价上涨超过200%,物业公司11家IPO创造新高,而且今年物业收并购非常多。物业股票表现与公司规模出现正相关,因为开发商规模大意味着交付的物业面积更大。


23,产业地产供地最多的城市是青岛,价格上来说,深圳产业地产的地价最高,是超过600万\亩,而对比南昌是15万\亩。大概时候40多倍。



part  2  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总结和盘点


  1,土地出让金贡献了五分之一的广义财政收入,房地产税收贡献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房地产对GDP贡献超过七分之一。房地产为中国提供了5000万个就业岗位。


2,过去10年,十大房企进驻城市数量翻了2倍,今年达到1249个。


3,短短10年,城镇人口新增1.62亿人口,房地产发挥巨大贡献。


4,10年时间,人均居住面从20910年的31平米增长到39.8平米。


5,10年间,中国房地产销售均价从4700元\平米上涨到9000多元\平米。近期三年卖房子赚钱效应减弱,一个观察样本楼盘是这3年间的投资买房51%赚了,12%维稳,剩下37%的亏损。


6,过去10年,房地产企业的住宅开发依旧是主流,住宅成交占据了84%,商办占据仅仅16%。主打的模式就是三高模式,即高增长,高杠杆,高周转。


7,过去10年有6家房企稳居前10,有碧桂园恒大万科,保利中海绿地。榜首十年增长超7000亿。


8,过去10年房企多元化方向逐步明确,基本做了三步走。


即从跨界多元到全面布局,再到逐步聚焦。


目前基本围绕房地产上下游,围绕房地产不动产的相关行业布局,而后逐步聚焦。目前三个方向是相对走通了,即商业物业和公寓租赁。


9.多元化之路欧房企已经开始全面入局商业,但差距拉开,前20%的商业地产布局的投资规模超过后面80%布局商业的投资综合。


从物业看营收开始从千亿时代进入万亿时代。即从10年前2500亿到如今突破10000亿。



租赁行业,目前龙头房企都进入租赁领域。文旅地产,养老地产、产业地产、写字楼市场来看,未来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活下来,未来洗牌还会加剧。



part 3  房地产未来10年的预测


1,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


未来十年,房地产的投资属性逐渐减弱,消费属性增强,房地产将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国商品房总量预计将达到150亿平米,总市场规模达到150万亿元。


2,人口需求的变化,是房地产面临的最大变化。


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十年出生人口至少还会减少4000万。结婚人数预计会减少3400万对,下降约30%,“丈母娘效应”对房地产的拉动效应会减弱。


此外,基于对人口结构的分析,未来十年购房主力人口将减少6100万,20、30、40年代的老人养老地产需求弱。


  • 50后、60后已经基本退出买房行列,数据是82%的50后、60后不打算买房。

  • 70后、80后购房核心看二孩。但事实上,71.4%的认为一个小孩也够了,愿意生2个小孩的自由17.4%。

  • 90后购房仍然是刚需,目前已经自有住房大概占据46%。90后依旧是未来很多年的购房主力。

  • 95后养猫的比重超过养娃的比重,很多95后更愿意去做养老。


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产品适应需求变化,将加速创新。


比如,如何去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二孩房、更适合小家庭居住的小户型产品,以及针对90、95后需求,阳台、厨房等功能空间怎样配置,甚至车位的配置规范可能都需要修改。


3,未来城市将聚焦这50个城市。


  • 1,资源禀赋:北上广深杭州占据最强优势

  • 2, 人口发展:北上广深依旧值得看好。

  • 3,地产交易:上海一二手房交易总量依旧高居前三。

  • 4,新经济:在以宠物、咖啡、外卖经济等为特点的新经济领域,成都杭州天津将紧随一线城市


综合评价:长三角城市走在前列,TOP50榜单占据4成。


4,未来10年房企面对行业洗牌的全面升级。从一枝独秀到十项全能


这10项核心表现为三大领域的专业能力。


其一,核心能力:融资。


房企融资分化很严重,仅仅4.3%,最高15.6%。


未来十年,房企最核心的还是要看融资能力,在行业利润有限的环境下,相对于融资能力,对融资成本的把控更为重要。


其二,专业能力,投资产品开发营销服务。


  • 投资能力追求零库存,类似制造业。再过三年,比土储规模意义不大,土储结构更重要;未来不比土储,而是比土储年限。

  • 产品趋势是按需定制

  • 开发的趋势是降本提质,类似家电行业目前品质越来越高,但价格并没有上涨;

  • 营销的目标是精准高效

  • 服务的趋势是创造价值。


其三整个管理能力,核心表现为组织人力激励文化。


1,组织架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为去佳。

2,人力资源:现在不是到处挖挖,而核心是80%变成内部培养。

3,激励:跟投面临瓶颈期。

4,文化:整个企业内在外在的差异化标签。


5,不动产时代已经来临。


未来十年全国不动产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平米,让不动产动起来将成为不动产市场价值最大的释放。


  • 1,不动产价值释放:从100亿平米到300亿平米再到500亿的价值释放。


  • 2,大物管直冲3万亿。目前从基础物业和增值物业的扩充,未来100+上市的物业房企,目前仅仅23家,但是物企也开始出现分化。


  • 3,商办供应过剩,资管时代开启。目前办公空置率超安全线的城市近8成。


  • 4,租赁市场巨大,聚焦细分领域:中国婚育和购房时间推迟显著,租赁需求就会增加。目前结婚年龄从25岁到28.5岁,国内500强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租赁需求提升。蓝领群体基础庞大,市场潜力大。,


  • 5,未来10年,90、95后、00后将成为租赁需求主力。


6,老龄社会已经到了,养老地产靠运营


2030年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22万亿,一个巨大的蓝海。

养老地产一旦运营之后赚钱,就意味着今后能持续赚钱。


7,数字化将全面赋能房地产。


  • 1,房企与其要被数字化,不如主动数字化。

  • 2,中国地产科技市场潜力巨大,重点地产科技技术无一例外获得国家级支持。

  • 3,信息化基础已经搭建,未来10年是持续纵深优化,管控颗粒度更精细化,数字化深度提升。



part 3  2020年房地产十大预测


1,2020年政策导向:既要防上涨,又要防下跌


“稳定”将是2020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主基调,大涨肯定不是稳定,大跌也同样不是稳定。


在市场压力较大的一二线热点城市,将继续维持严厉的调控政策不放松,防范房地产价格泡沫;而在三四线城市则将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防范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过快作为首要任务。


2,继续放水,但楼市不收益者。


预计2020年的货币政策将松紧适度,避免大水漫灌。即使央行继续“放水”,也不会马上传导到房地产,楼市不是受益者,房地产短期不会被重启复苏。


房企不要对短期市场有所侥幸,依旧做最坏的打算,才是最好的安排。


3,2020年行业规模、企业规模“双见顶”。


2019年预计全年销售额会突破16万亿,但2020年会整体比较有压力

2019年已经出现负现金流房企,2020年会更多。

很多房企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制定2020年销售目标,是否一定要增长也未必。稳定也是可以的。


  • 2020年行业规模会稳住,企业规模会稳定。

  • 部分房企2020年规模甚至会出现下跌

  • 为何每一年房企销售增长就是好?这不一定对。

  • 规模不增长但赚钱,其实在2020年也是可以的。


4,2020年房价上涨空间:深圳不会涨,长三角空间大


从市场角度,深圳房价已经高位,而且很多楼盘经过一轮上涨需要2020年一段时间的消化。


2020年长三角有很多国家战略,但长三角一体化出台政策以及一体化落地速度最快,所以机会会更多。


事实上,在2019年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涨幅TOP10中,长三角占了一半的名额。其中,位于长三角三四线城市的盐城同比涨幅39%、南通涨31%、江阴涨28%、台州涨26%、泰州涨22%。


5,加速去库存,销售2020年依旧会“依赖渠道”。


2018年以前,渠道占比还小于5%,而到了2019年底,渠道已占比50%。


在渠道佣金方面,2018年为1-2%左右,2019年已大于2.5%,个别项目佣金甚至超过10%。


6,投资拿地不急,全年都是机会,全年都是窗口期。


不一定抢在年初3、4月去拿地。因为全年可能都是机会。


7,2020年兼并收购开始出现“大鱼吃大鱼”。实际上在2019年都已经开始出现苗头了。


8,继续看好物业,但物业企业会开始分化。


好的物业公司PE会高出地产开发企业5倍以上。

包含上市物业公司之间也会大分化。

已登陆港股的17家物业公司也正呈现两极化走势。中海物业、绿城服务、新城悦服务等当前股价相对昔日发行价均有较大的涨幅,而其它几家公司则都处在破发状态。17家港股物业公司的表现表明,分化格局正在形成


9,租赁变天,还需寻找新模式。


未来的空间会更大,但租赁不是问题,而核心是找准细分市场,找更加符合不同细分市场的新模式。租赁更需要精细化的管理。


10,未来看好8家地产股。


地产股看好6家:万科,融创,金茂,世茂,美的,佳兆业

地产物业股看好2家:绿城服务,碧桂园服务


  售楼电话(免费):40004-62226


  客服:


相关新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更多>>换一批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