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曾一度搁置的滇池湖滨有轨电车项目 又有动静啦!
在5月18日公布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再次透露出滇池湖滨有轨电车的相关信息:正开展前期工作,建设规模从原来的27.5公里增加至70公里,建设期限从2023年至2025年,总投资121亿元。
实际上官方也曾对滇池湖滨有轨电车项目进行调研但最终该项目被搁置了。
2017年8月,昆明市规划局公布的相关规划中曾提出,将推动滇池湖滨有轨电车建设。
据2017年8月昆明市规划局发布的《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滇池湖滨有轨电车线路全长27.5公里,主要沿环湖路布设,起点位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南侧的宝丰村,终点在古滇名城,全线共设站19座,设1段1场,分别为宝丰停车场和晋宁车辆段。滇池湖滨有轨电车最大站间距4.1km,最小站间距0.55km,平均站间距1.45km。
现在看来滇池湖滨有轨电车不仅没有取消甚至还将扩大建设规模
昆明也曾想建环湖轻轨
2019年6月,滇池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武斌做客《春城热线》时透露:昆明市正在规划环湖轻轨,未来将把呈贡、大渔片区、晋宁全部连接。
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问:度假区的海埂片区和大渔片区之间有很长的距离,未来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连通吗?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武斌说:
从目前情况看,度假区支撑性骨干路网已基本建成,城市支次干道基本完善。
对于大渔片区和海埂片区连通的问题,我们计划有两条线:
第一条线:是目前市政府正在规划的环湖轻轨,可以把呈贡、大渔片区、晋宁全部连接,如果实现交通就方便了。
此外是水面交通:目前正在规划和协调,如果在海埂公园设一个码头,可以直接到达大渔片区,就可以把海埂片区和捞渔河周边的旅游资源连接起来。
今年下半年,随着地铁5号线地面工程的逐步收尾,将对滇池路和红塔东路进行恢复提升...
环湖轻轨曾与有轨电车一并纳入计划
2017年10月,昆明市规划局公布了《滇池湖滨有轨电车项目初步规划方案购买计划》,计划启动前期规划研究以及规划方案初步研究,提出项目的近期建设方案。
但这样的构想显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地铁、环湖轻轨、环湖有轨电车一起建设,那么在滇池东岸,呈贡到晋宁之间,将同时建有3条轨道交通线路,功能略显重复,但滇池湖滨有轨电车如果要建拟议中的环湖轻轨还是否建设就有了悬念。
虽然有轨电车和轻轨都算是轨道交通,但两者差异也不小,最突出的差别在于运行速度,老式有轨电车的时速只有30公里左右,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大概在40-50公里,而轻轨的平均时速可以到70-80公里甚至更快。
科普时间,轻轨和有轨电车有什么不同
轻轨
电力牵引,轮轨导向,采用闭塞行车方式,最高时速可达80km,线路以地面和高架居多,部分采用地下,供电方式为接触网供电,网压750V,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0.6万-3万人次。轻轨的编组和车体较地铁要小,一般为2-6节编组,车体为A型车。轻轨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能高、灵活等优点,因此发展很快。
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分为现代有轨电车和老式有轨电车,我国第一个出现老式有轨电车的城市是辽宁鞍山(当地该车为“摩电”)。长春、大连也有这种老式有轨电车。老式有轨电车轨距为1435mm,但轨道面比一般铁轨要细,无闭塞信号,采用接触网供电,单个车体运行,车体与普通大客车一般大小。这种老式有轨电车噪音大,运量小且速度慢,已在上世纪90年初被淘汰。现在城市中运行的都是现代有轨电车。现代有轨电车采用接触网供电,2-3节编组,车体较轻轨稍小,每小时单向运力为2万人次左右。
列车+湖滨的组合,往往会让大家想起,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水上火车
而厦门的全国第一条海景地铁,已经实现了这种可能,美得不要不要的
如果昆明的湖滨有轨电车也能建成,那美景势必不差,也会成为一条网红旅游线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