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坤德居 > 资讯 > 今日看点

楼市调控卷土重来,释放了什么信号?

来源:坤德居 编辑:杨加雷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8日



  大热必有调控,这条楼市铁律再次应验。


  2020年上半年刚刚结束,新一轮楼市调控就轰然而至。从二线的杭州、东莞,到三四线蠢蠢欲动的环京,再到刚成为自贸港的海南,无一例外。


  楼市调控卷土重来,释放了什么信号?以下,Enjoy:






  相反,在不存在限价摇号的城市,市场相对稳定,没有套利因素的刺激,楼市则循着基本面而行,不易陷入大涨大跌的困境。




  东莞房价走热,一方面来自深圳的溢出效应。作为深圳都市圈的一员,东莞承接了深圳转移的大量高科技产业,也承接了来自深圳大量的住房需求。


  华为终端总部落地东莞松山湖就是典型案例。目前,松山湖二手房均价已经突破3万,部分楼盘迈进5万+时代,直追广州。


  另一方面,东莞本身楼市调控不严,近期又多次进行了松绑。去年以来,东莞先后降低了二手房个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且二手房一直未纳入限购,新房门槛仅为半年社保。


  此外,东莞中心区域土地供求失衡,且部分小区存在业主“操盘”涨价现象,这为楼市炒作添油加火。


  这种背景下,东莞加码楼市调控再正常不过。面对目前的炒作态势,调控仍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所以,怀来的一举一动,关乎的不只是自己,更涉及北京及环京楼市,因而疏忽不得。


  要知道,北京及环京楼市调控之严,位居全国之冠。


  在最严调控之下,北京房价迄今仍未回到2017年的高位,而环京楼市自2017年腰斩之后一直都未回到当初的高度,环京楼市直接被调控按住。






  这种格局显然难以长期维持。


  1993年开始,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这些企业在海南留下了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和800亿元积压资金。部分烂尾楼长期得不到盘活,一度变为养猪场。


  “天涯海角烂尾楼”的记忆并不遥远,海南显然不想重蹈覆辙。


05


  2020年,是极其重要却又与众不同的一年。


  这一年,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内部经济形势,都与往年截然不同。同样,无论是楼市所处的阶段还是高房价的社会影响,都与10年前和5年前存在天壤之别。


  这种基本面的不同,决定了楼市不会重演2008年和2015年的历史。


  过去两次的大水漫灌和调控裸奔,曾经带动房价的一飞冲天。然而,这一次政策变得更加坚定,至少有三点和过去两次有着明显区别。


  其一,虽然M2(货币总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但楼市早已提前被筑上高堤。


  潮水虽然千方百计奔向楼市,但遭遇了政策一而再再而三的围追堵截,政策“N日游”就是再典型不过的案例。


  更具代表性的是降息。在新的LPR模式下,实体利率与楼市利率被区分开来。


  从去年至今,实体利率(1年期LPR)累计降息4次(累计40个基点),而楼市利率(5年期LPR)仅降息2次(累计20个基点),这正是定向调控的体现。




  其二,虽然地方在财政压力之下蠢蠢欲动,不断试探调控底线,但中央对于楼市的态度可谓异常坚定。


  在几次中央会议里,“房住不炒”屡屡被提及。而作为金融主管部门的央行和银保监会,更是将“房不刺激”和“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挂在口头。


  这就涉及央地博弈。地方为了财政和经济增长,总是寄望于刺激楼市。而中央更在乎全局,稳就业、保民生远比刺激地产更重要,而金融风险同样需要防范,因此楼市必然不能再如脱缰野马一般飞驰。


  其三,这一次最明确的定调当属“稳楼市”,而过去几次则明确提及“稳定住房消费”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08年自不用说,且不说“4万亿”大投资的为例,为应对金融危机,短短半年时间,利率就从7.74%下降到5.94%,累计降息180个基点。


  当时的政策名为“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促进”二字,凸显了极其清晰的刺激信号。


  2015年也是如此。当时,楼市主打的是“去库存”,而一年内连续5次降准、5次降息,累计降息125个基点,除了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全部取消限购,政策松绑力度之大,相当罕见。


  与之对比,2020年以来,5年期LPR仅仅降息了20个基点。




  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政策的全面转向,尤其是没有限购、限贷、降息等核心政策的松动,楼市就难以形成全国性的普涨。


  就未来而言,分化是大势所趋。只有一个提醒:守住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强省会的核心资产,远离收缩型城市。


  售楼电话(免费):40004-62226转0


  客服:

相关新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更多>>换一批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