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坤德居 > 资讯 > 房产新闻

30年来住房改革遭遇困境,资源均衡配置是未来长期走向

来源:海南好房在线 编辑:fangfang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8日

虽然上面的调查数据只涉及两个月,但是楼市分化的格局不言而喻,而且随着一线楼市的继续升温,三四线城市的疲软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而且在未来的时间段里,这三方数字会按照现有趋势继续扩大。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住房制度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使我国城镇住房市场供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住房存量。根据我们研究团队近几年的研究并依据多种因素推算,到2010年,全国城镇积累的存量住房约有2.11亿套。按当年城镇常住人口家庭户计算,户均约为1.02套;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0平方米提升到2012年底的32.9平方米。2012年,我国城镇户籍家庭住房自有率(指住在自有产权房子中的比例)为85.39%

由此可见,我国城镇住房无论从规模总量、户均套数,还是人均住房面积都有了重要变化。总体上,城镇居民住房极度短缺的时期已经过去,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三、四线城市,住房供需矛盾缓解,有的城市甚至已经趋向初步平衡。

根据国外的参数比照:国外户均拥有住房超过1套时,市场就趋于稳定了,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却不是这样?这与我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快速发展和住房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确实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组矛盾:

一是住房总量规模较大,但住房质量有待改善。到201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家庭户均住房成套率(即住房内有独立厨房、卫生间等)仅为0.73套。

二是人均占有住房面积较高,但不同人群实际占有不平衡。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只是平均数,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居住水平。有的家庭可能拥有多套住房,而有些家庭仍在为如何拥有一套住房而苦恼。

三是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住房市场发展不平衡,近些年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一些省会等二线城市住房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仍比较紧张,房价上涨幅度较大。而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住房供求矛盾已大大缓解,有的城市供求趋向平衡,有的城市住房销售速度明显放缓,去库存压力不断增大。

1 2

相关新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更多>>换一批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