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坤德居 > 资讯 > 房产新闻

刚需入局 揭秘楼市灰色成本!直接降价4%!高房价破局能否可行

来源:坤德居 编辑:杨加雷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4日

  在今天,房价已成为压在中国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首。人们呼吁房价成本公开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被提出:楼市的灰色成本知多少?潜伏于哪些环节?多大程度上决定着房价的飙升?




  解密两大“弹性空间”


  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坦言:“土地出让和容积率确定,是两块最大的‘弹性空间’。盖房子先要拿地。2003年以前,全国城镇有偿出让的土地中,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的仅占5%,其余是“协议出让”。如此大的空白地带自然成了沃土——“一块地定价多少,有些时候就是领导手中的一支笔。”这位老总说。他从1992年投入房地产行业,转战深圳、广州、海南三地,自言拿地需要“进贡”。




  为维护关系以及为再次拿地做准备,开发商不吝代价。这位老总以亲历说明,“如果当官的给我的低价格带来了5000万元利润,我愿意拿出2000万元甚至更多。”另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也说,“很多地方制定了若干土地优惠政策,至于如何‘优惠’就看官员的脸色了。”


  土地到手后,接下来的是规划设计。容积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可建的房屋的大小,对开发商而言,哪怕是百分之几的误差,影响的收益将是以数百万甚至千万计。而更改容积率的大权掌握在规划部门手中。




  某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形象地说,“我的一块地上可以建10万平方米房子还是12万平方米房子,都由规划部门手中的容积率确定,如果1平方米是2000元,多1万平方,便是现实的2000万元收入,我花多大公关代价也愿意。


  一个房地产项目从签订意向、选址试点直至销售,有数十道环节。除了熟知的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外,还需经过人防、消防、环保、地质勘探、园林、卫生防疫、交通、市政等职能部门的审批或备案。“有公章之处,就有滋生灰色成本的可能。


  “花费主要针对具体办事人员,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某地产老总说,虽不是大数字,但从审批到验收,这笔费用往往需要重复支出。因为每个部门里,审批时是一个人,验收时是另一个人,疏通关系的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因素外,其他方面有时难免与小区规划冲突,这种让步也需要付出成本。譬如人防设施,许多公司往往将其作为后续的地下车库或地下商业设施来建设,这是违反规定的,但管理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这位老总说,在他所处的城市,不少小区都存在规划上的瑕疵,但被处罚的较少——没有其他原因,事前打好招呼了。


  当然,开发商决不会自己为灰色成本埋单,而是要转嫁给消费者。15年前,当时钱还没有现在这么不禁花,当时普通人月薪也就一两千块钱,那时一家房产开发公司,在承建商品房过程中,先后分别向该市建委、规划、物价、人防、房产等有关部门的19个负责人行贿,涉案金额达到100多万元。简单计算便可得出,如果是500套房子,每户就要承担“行贿成本”2000元;如果是100套,那么每个购房户承担的“行贿成本”,达1万元以上。


  灰色成本究竟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房价?部分专家认为,约4%。但灰色成本不是房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


  如今我们1万/平米的价格购房,那么究竟有多少钱是真的用来盖房子用掉的呢?抛去10%开发商的利润,剩余的90%购房款,难道真的就都被用来盖你的房子了吗?


  售楼电话(免费):40004-62226转0


  客服:

相关新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更多>>换一批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