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由住建部牵头制定的“住宅产业化行动方案”目前已经形成框架,待相关部委会商和报批后,有望于明年出台。未来住宅产业化政策或将纳入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
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降低能耗,包括住宅生产方式的产业化、住宅科技成果应用的产业化两个方面。由于在控制建筑能耗和提高房屋质量等方面的显著作用,住宅产业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
与住宅产业化同步的就是由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共同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其中提出要推动建筑工业化,住建部等部门要加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
“住宅产业现代化与绿色建筑结合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将住宅产业现代化与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挂钩,协调推进,并在合适的时机出台绿色建筑法和建筑品质促进法,为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上述人士说,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完全符合“十八大”总体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未来若干年,这项工作将大有可为,将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住宅产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目前也在制定中。根据住建部近期透露的信息,未来拟通过试点城市带动住宅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在全国培育20个左右试点城市(区),其中,东部地区发展10个左右,中西部各发展5个。
据了解,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总体思路是分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大力发展产业化基地;在中间规模化发展阶段,大力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培育产业链,形成主导的技术;在全面推进阶段,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主体推进的格局。
“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一阶段,试点城市在逐步培育,基地全国已经有42家了,主要分布在东部。”上述人士说,在政策支持方面,目前有些城市已经出台容积率奖励、财政补贴、与“土地招拍挂”挂钩等引导政策。另外,与绿色建筑发展挂钩政策、工业化产品减免税政策、与建筑建造过程中税费挂钩政策等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运用。